关于新泰羊氏家风的调查与研究

时间:2017-11-07 信息来源:57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监察局网站 打印】【关闭

    近日,新泰市纪委宣传部对新泰羊氏家风进行了深度调研,对其廉洁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,取得了初步成果。泰山羊氏一族是春秋时期晋国“羊舌氏”之后。自东汉末年兴起,绵延持续一直到唐代,首尾长达五百多年。《晋书·羊祜传》称,泰山羊氏“世吏二千石,至祜九世,并以清德闻”。泰山羊氏族人出则廉洁奉公,居则孝悌传家,先后涌现出“悬鱼太守”羊续、“留犊刺史”羊篇、“藕根太守”羊敦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廉吏典范,形成了以“忠、孝、廉、仁、谦、义”为特色的莲花般“清德耿介”家风。

  一、“忠”—— 赤胆忠心

    泰山羊氏家族素有忠君爱国的优良传统。在动荡飘摇的历史时期,羊氏族人顺应时事,相继出仕。他们大多工于谋国,勇敢任事,奋战杀场,建功立业,展示出无私无畏的赤胆忠心。羊祜的至诚之心一贯有名。他任职历魏晋二朝,负责掌管中枢机要之职,朝庭政事利弊都向他咨询,而争权夺利的事他从不参与。羊祜的女婿曾劝他,应该有所谋划安排,让将来有所依托。他说:“人臣树私则背公,是大惑也。”(《晋书·羊祜传》)羊祜从弟羊琇禀承母亲辛宪英“致节于国”的教诲,助魏灭蜀,身遭贬谪而忠贞不易,为魏晋建立和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。西晋名臣羊曼是当时名列“兖州八伯”的一代忠良,在永嘉之乱、西晋覆灭时,他本有机会留在北方聚族自保,但誓死辅佐晋室渡江南下,在抗击东晋大将苏峻叛乱中大义凛然,表现了拳拳爱国之心。《晋书·羊曼传》载:“苏峻作乱,加前将军,率文武守云龙门。王师不振,或劝曼避峻。曼曰:‘朝廷破败,吾安所求生?’勒众不动,为峻所害,年五十五。”在“侯景之乱”中,还有一位忠贞之臣羊鸦仁,在抗击叛军中因举事仓促而失败,导致身辱贼庭,但他始终心怀忠贞之志,常思奋发反正,临终前因报效国家不能终其事,而感慨流涕。他曾对身边亲信说:“吾以凡流,受宠朝廷,竟无报效,以答重恩。社稷倾危,身不能死,偷生苟免,以至于今。若以此终,没有馀愤!”。(《梁书羊鸦仁传》第392页)南朝宋时的羊玄保辅佐宋文帝,武陵王刘骏谋篡皇位,朝廷官员战兢恐惧,纷纷南逃,只有羊玄保面不改色,“以死奉朝”,展现了其忠贞不二的秉性和气节。

  二、“孝”—— 大孝为先

    新泰是“和圣”柳下惠的故乡,又南临孔子故乡曲阜。泰山羊氏族人自幼深受以柳下惠、孔子、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熏陶,知礼守礼,尊老爱幼,其孝亲思想是值得弘扬。羊氏族人注重对子女的孝廉教育,晋太常羊耽之妻辛宪英曾告诫儿子羊琇:“入则致孝于亲,出则致节于国;在职思其所司,在义思其所立,不遗父母忧患而已。”(《晋书·羊耽妻辛氏传》,第2509页)在母亲的谆谆教导下,羊琇尽心孝顺父母,忠心报效国家,孝德思想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。西晋重臣羊祜守礼重孝历史有名,他十二岁时,父亲羊衜去世。羊祜极其悲痛,居丧期间所持仪节礼数十分厚重,超出一般。他的叔父羊耽将他抚养成人,他侍奉叔父就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,谨慎周道,体贴备至。有一年,羊祜的母亲蔡贞姬及长兄羊发相继去世,羊祜服丧守礼,息交绝游,尽心守孝,隐居长达十余年。羊祜的孝道赢得了世人赞许。东汉时期的羊陟也以孝廉著称。《后汉书·羊陟传》记载:“(羊)陟少清直有学行,举孝廉。”在旧题晋陶潜《圣贤群辅录》中,羊陟被列为能以德行引领人的“八顾”之一。(东汉士大夫互相标榜﹐称郭林宗﹑宗慈﹑巴肃﹑夏馥﹑范滂﹑尹勋﹑蔡衍﹑羊陟等八人为“八顾”)

  三、“廉”—— 清廉传家

    泰山羊氏家族向来有“九世清德”的美称。羊氏自“徙居泰山”以来有名可查的第一人——羊侵,就是清德的典型代表之一。在汉安帝初年,羊侵被推进为“天下贤士”之列,入朝为官后,专心求治,廉洁勤政,为实现“天下复安”发挥了积极作用。羊侵的儿子羊续更是施政清平,据《后汉书·羊续传》载:“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,(羊)续深疾之,常敝衣薄食,车马羸败。”他在南阳任上的时候,“悬鱼拒贿”被传为佳话,被世人称为“悬鱼太守”。他拒绝索贿授官,宁可不登三公之位也不输送例钱,充分展示了其不为高官厚禄所动的清廉正直。羊续临死还留下遗言,要求薄葬,不接受朝廷赏赐,成为历代“廉吏”的典范。与羊续同时代的羊陟自幼即有“清直”之名,他为官清明刚直,不畏权势,与贪官污吏进行坚决斗争,全力肃清贪浊;个人严格自律,坚拒贿赂,只根据任职时间来接收俸禄,时常以干饭蔬菜充饥,据《后汉书》本传载,羊陟“计日受奉,常食干饭茹菜”,因此赢得了“天下清苦羊嗣祖”之誉。羊续的曾孙羊篇也以清廉闻名。据《晋书·羊祜传》附羊篇传载:“(羊)篇历官清慎,有私牛于官舍产犊,及迁而留之。”他将个人私牛在官府所产牛犊留给官府的故事被传为佳话,羊篇被世人誉为“留犊刺史”。北魏时期,从小崇尚节俭朴素的羊敦,为官清廉正直,在广平任上时正逢饥荒之年,经常遣人到郊外寻找池塘,采藕根充饥,被世人称为“藕根太守”。魏廷因为他做官清白廉洁,赐予谷绢以作奖励。

  四、“仁”——仁爱德政

    泰山羊氏族人自幼就受到儒家思想和佛家经学的影响,做人、做事、做官处处闪耀着“仁爱”思想的光芒,传承着先秦儒家思想的精髓,赢得世人景仰。羊续在担任庐江太守和南阳太守期间,保境安民,对于作乱的民众并不乱杀,而是“赋与佃器,使就农业”。(《后汉书·羊续传》) 贼人清剿平定之后,羊续在郡中颁布政令,为百姓兴利除害,使百姓欢悦佩服。羊祜为官尤其是任职荆州期间, 仁爱泽被地方,屯田练兵,开设庠序,绥怀远近,甚至对敌方(吴国)的民众,他也爱护有加,深得民心。据《晋书·羊祜传》记载:“祜出军行吴境,刈谷为粮,皆计所侵,送绢偿之。”对待吴军将士降者奖、俘者还、死者敛,以至于“吴人翕然悦服,称为羊公,不之名也”。羊祜去世后,荆州百姓“征市日闻祜丧,莫不号恸,罢市,巷哭者声相接。”就连敌方守边的将士也为之落泪。襄阳百姓在岘山为其建庙立碑,人们见碑思人,伤心落泪,其碑被称为“堕泪碑”。羊祜的仁德感人之深可见一斑。在南北朝时期,泰山羊氏族人羊玄保居官清慎,为政宽大,他在宣城任职时,曾上表请求废除前任太守所立的吏民亡叛连坐制,陈之曰:“臣伏寻亡叛之由,皆出于穷逼,未有足以推存而乐为此者也。”(《宋书·羊玄保传》)由此,连坐制得以废止。

  五、“谦”—— 谦逊恭谨

    泰山羊氏族人自幼受老子“持虚戒盈”思想的影响,谦退自抑,推功让贤,表现出崇高的境界和坦荡的胸怀。羊氏的谦逊恭谨之风在羊祜身上得以充分体现。羊祜在《诫子书》中说:“(羊祜)今之职位,谬恩之加耳,非吾力所能致也。吾不如先君远矣。”羊祜知足不争、功成不居,他常常告诫自己:“以凡才而居重位,何能不以盛满受责乎?”(羊祜:《与丛弟琇书》,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,第三册,第272页)羊祜劳苦功高, 但面对封官加爵,曾先后三次辞封而不受: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,改封羊祜为郡公,邑三千户,他让封不受。泰始八年,晋武帝感其功德,要加封他为车骑将军,允许他开府设幕,如同三司之仪。羊祜自谦“德未为人所服,功未为人所归”,不足以当此殊荣,上书《让开府表》坚辞不受。咸宁三年(277年),晋武帝下诏封羊祜为南城侯,与郡公同级。羊祜坚辞不受。他说:“德未为人所服而受高爵,则使才臣不进;功未为人所归而荷厚禄,则使劳臣不劝。”“臣有何功可以堪之,何心可以安之。”(《晋书·羊祜传》)羊祜临终前嘱咐家人丧事从简, 不得以南城侯身份归葬。武帝不许,特赐其在洛阳城外近崇阳陵安葬。羊祜一生“以荣为忧”,“每被登进,党守冲退,至心素著”,他不贪高位一贯谦抑的美德赢得了当时朝野的普遍赞誉。

  五、“义”—— 乐善好义

    泰山羊氏族人大多崇儒重道、重义轻利,形成了淳朴重义的家风,并濡养了一代又一代羊氏子弟。魏晋时期讲究门第, 结党营私之风盛行, 而羊祜从不培植私门, 经常向皇帝推荐贤才担任要职, 又从不让人知道,他说:“拜爵公朝,谢恩私门,吾所不取。”(《晋书·羊祜传》)而对那些奸佞之徒,羊祜却疾恶如仇,坚决斗争。他生活俭朴,经常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周济族人,赏赐士兵,因而家中没有余财。在司马懿对于曹氏家族拔根除草运动中,羊祜岳父夏侯霸为逃避杀戮投降蜀国,所有人对夏侯家唯恐避之不及、受到牵连,惟有羊祜坚持接济,给予夏侯家极大帮助,这一举动在当初是相当危险的。北魏羊敦也是一位重义爱民的清官,他在饥荒之年自己食不果腹的情况下,遇到困于疾苦的百姓,仍为之解衣送米,以济其急。羊敦死后,“吏民奔哭,莫不悲恸”。羊氏家族女性也大都知书明理、气度不俗。有一年,羊承和羊发两个同父异母兄弟同时得了重病,在不能同时救活两人的情况下,羊承的母亲毅然放弃亲生儿子,集中精力专心医治羊发,最终羊发得以存活,羊承却因耽搁治疗而夭折。她这种在大义面前的自我克制,甚至是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,令人肃然起敬。

    泰山羊氏家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“忠、孝、廉、仁、谦、义”为特色的莲花般“清德耿介”家风,为其在魏晋动荡时期数百年瓜瓞绵绵、兴盛不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泰山羊氏家风形成,与其家族重视以儒家道德思想为核心的家庭教育有关。在其家族中,施教者(父母) 以身作则,对受教者(子女)起到了深刻影响。“悬鱼太守”羊续,不仅重视家规的约束,而且特别重视言传身教,他让儿子“参观”自己简陋寒酸的官舍,激励儿子自立自强。羊祜回忆他自年少即“受先君之教”,能言之年,“召以典文”,九岁之时,“诲以诗书”。至今广为流传的羊祜为教导其子侄辈而作的《诫子书》,是泰山羊氏重视家庭教育的最好例证。在泰山羊氏家族父辈的言传身教下,其族人个个奋发进取,羊深“早有风尚,学涉经史”;羊侃“雅爱文史,博涉书记,尤喜《左氏春秋》”;羊敦广泛学习涉猎经书典籍和各种文史资料;羊烈更有“学穷贾(逵)郑(玄)”的美誉,以家传儒学、讲究闺门礼教而被后人称赞。此外,泰山羊氏家族中的女性在家族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。泰山羊氏与当时许多世家大族世为姻亲,曲阜孔族的孔融、陈留蔡族的蔡邕、夏侯族的夏侯霸、曹魏名臣辛毗等都曾将女儿嫁到羊氏。这些女性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,具有很高的道德和文化素养,她们嫁入羊氏家族的同时,也把儒家经学思想和教育方法带到了羊氏,促进了泰安羊氏家族的兴旺发展。尽管南北朝后期受“永嘉南渡”“诏令迁豪”等因素的影响,很多泰山羊氏族人背井离乡,家族逐渐衰落,但其历经数百年形成的优良家风和家教方法,对今天的家风社风政风建设仍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。建议充分利用羊氏家风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,在羊流镇设立羊氏家风廉洁教育馆或羊氏家风廉洁公园,打造我市家风家教家训教育平台,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、从家庭做起,带头弘扬良好家风。(新泰市纪委宣传部)